#防衛科 #DEFENSE
口不對心 我最勁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很經典的臺灣青春愛情片,有一幕很令人印象深刻,就是男主角明明心底裏愛女主角愛到發狂,但行為上卻對她百般嫌棄,例如說她是醜女,或是對她惡作劇。我們總是把這些行為與內心所想的完全相反的狀態視為「期望得到關注」,但事實上這個潛意識行為可能遠比想要關注更深奧,更可能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並稱之為「反向作用」,指行為上極力表現的恰與內心隱藏的真正動機相反,其刻意展現的相反面貌就是要壓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男主角欺負女主角也許是擔心和她的關係破碎,我們在親密關係中也常有類近狀況。我們可能會在一氣之下說出「我最討厭你了」,但賭氣的背後卻是滿滿的愛和在乎,因為太喜歡或太在意,才會被對方的言行引發強烈情緒,怕被傷害下就先拒絕對方。又或者我們因缺安全感而期望能多黏在一起,但又怕對方嫌自己太痴身,便天天上演着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戲碼,嚷着「不需見面」、「你有空才找我吧!」等,但內心並不快樂。
反向作用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防衛機制,但我們也可以多加留意自己用反向作用來反應以舒緩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時,有否為別人帶來傷害呢?其實直接和對方道明自己的憂慮,讓對方一起分擔,又有何不妥呢?
立刻follow @relationship.univ 開課
閱讀更多:www.re-u.caritas.org.hk
#情感大學#RelationshipUniv#Dating#情愛#心理防衛機制#口不對心#反向作用#防衛機制#傷害